成都壹志果树学研究院的成立是构建四川现代果树业产业体系的需求。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果树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环境资源压力的不断加大,果树业劳动力的结构性变化,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果树业,逐步推动果树业生产方式转变,提升果树业科技含量,保证果品有效供给、果农持续增收,实现果树业可持续发展。
建立研究院是全省果树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随着全省果树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果品供求关系逐步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果树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过去单一的资源约束变为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果品结构和质量问题成为当前果树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当前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对优质果品的需求明显上升,并且表现出果品需求多样化的特点。面对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迫切要求果树业生产从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向适应优质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转变,从追求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
建立研究院是推动全省扶贫攻坚工作的必然要求。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而果树业产业化发展是推动全省扶贫攻坚工作的必然要求。果树业产业化发展需要提升果树业产业科技实力,优化生产布局,推进现代化果树业建设,在实现产业升级和促进产业化进程中,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提高特色果树业的综合收益,增加就业岗位,极大的带动特色果树业全产业链的发展,促进果农增收和果树业增效。
通过科技投入带动我省果树产业发展。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在果树业研究方面取得一定发展,但是依然落后于全国先进省份,与国外同行相比在种质资源创新、先进果树栽培技术研究、果树病虫害防治研究方面差距更加明显。因此联合国内各大科研院所,学习国外同行的先进经验,积极开展果树技术相关研究,并应用于果树栽培实践,是振兴我省果树产业的必经之路。
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全省精准扶贫工作。通过先进果树品种、技术的集成、示范、推广应用,突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突破以传统果树种植科研管理与组织模式,突出重点,体现特色,随着大小凉山、川西北高寒藏羌区、乌蒙山区、川北秦巴山区、川中丘陵区等重点扶贫区域新优品种的逐步推广,将大大提升相关果树品种的产量和质量,促进果树产业降本增效、提高果农增收,推动全省产业扶贫工作。
通过人才资源整合提升成都果树领域的全国影响力。研究院落户成都后,将整合国内果树业各科研院校科研资源,促进果树业学研单位联合,优化配置,推动形成果树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全面提升成都果树业综合创新能力和适种果树生物技术水平,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果树新品种的创新与推广速度,提高成都在果树研发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在中国果树行业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